學在渥太華
第三周的學習生活可以以周二的ANT 和PSY 的midterm為分界線分割成兩部分——“準備期” 和 “恢復期”,。從周二之前對考試內(nèi)容和難度不了解的無助,到周二下午的如釋重負,,第一次在渥大經(jīng)歷考試的我們,,對這里的考試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準備下周的final應(yīng)該也會更加得心應(yīng)手吧,。
與以聽講為主的ANT 和PSY課程不同,,本周的ESL課程更多的是實踐。為了減輕我們的負擔,,老師在課堂上留出時間,,讓我們?yōu)樽约旱恼撐牟樵冑Y料,并為我們答疑解惑,。同學們presentation的能力也獲得了質(zhì)的飛躍,,與上周的生澀不同,在這周的presentation中同學們大多已經(jīng)不用借助講稿,,并會在描述時運用手勢,、不同的語調(diào)來使自己的介紹更加簡單易懂。
通過老師們的引導和同學們的努力,,大家已漸入佳境,。越來越多的同學敢于大方地在課上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堂的氛圍也一天天變得活躍,。雖然我們的旅途還未結(jié)束,,但是我們已確定,此行收獲頗豐,。
食在渥太華
其實加拿大的飲食并沒有大多數(shù)國人想象的那么貧乏,,雖然相對單調(diào)一點,,但是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而我們在加拿大的飲食,,相對本地人又更加豐富一些,。關(guān)于吃,這里分別介紹外面的餐廳,,和自己自力更生的產(chǎn)品,。
第二天到加拿大,學姐就給我們推薦了一個買熱狗的路邊攤,,俗稱“熱狗老大爺”,。每天臨近中午,老大爺就會推車來到學生經(jīng)過最多的路口,,然后把明火烤爐打開,,放入香腸,用刀切開幾個口子,,將肥油盡數(shù)烤出,,待香腸烤到略微有一點焦,再將面包放在火上炙烤幾秒,,夾入香腸,,一份熱狗就做好了。這是加拿大美食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我們還經(jīng)常光顧一些快餐店,,在加拿大最有名的就是“Tim Hortons”,就是一家普通做漢堡和咖啡的快餐店,,相比國內(nèi),,就是雞蛋和培根用的多一點,肉餅反而用的相對少,。另外,,又有不少快餐店例如“3 Brothers”里面會有一些特色菜,例如加拿大的卷餅,。雖然中國也有,,但完全不一樣。加拿大卷餅里面會卷炙烤的牛肉或雞肉,,還有一些生的青菜,,例如洋蔥、生菜,、西紅柿,,然后再加入白色或黃色的醬汁,味道酸酸的,,卷入餅中,,整個放在鐵板上炙烤,,吃起來風味非常獨特。

行在加拿大
來加拿大最不能錯過的當然是尼亞加拉大瀑布啦,,趁著去多倫多玩耍的機會,,逛了一圈大瀑布,也為后面要去的同學淌淌水,。
早晨出發(fā),,坐大概兩個小時的magabus, 來到了尼亞加拉瀑布城,,辦一張Wego公交卡,,全天暢游瀑布城。選擇Wego綠線,,來到瀑布前,,隆隆的水聲愈發(fā)響亮,被馬蹄瀑布和美國瀑布震撼,,在岸邊就會感到飛來的水花。尼亞加拉瀑布是尼亞加拉河上的一個河床峽谷,,尼亞加拉河連接了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河水為藍綠色,極為清澈,。尼亞加拉河也是美國與加拿大的國境線,,西側(cè)是我們所在的安大略省,東側(cè)則是美國的紐約州邊境城市布法羅,,開車可從彩虹橋出境,。
登上游船,船會開過美加國境線(尼亞加拉河中線),,來了一次沒有簽證的美國之旅,,來到瀑布前,已經(jīng)睜不開眼,,暴雨般的水滴飛濺在臉上,。尼亞加拉,是”雷神之水”的意思,,在瀑布面前,,終于感受到了雷神的嘶吼,咆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