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課題組簡介
課題組致力于神經遞質熒光探針開發(fā)和應用神經遞質探針研究神經疾?。ò柎暮DY,、自閉癥等)中突觸調控的分子細胞機理。課題組網頁:http://dripwizz.com/cbms/info/1063/5045.htm,。
課題組長張鵬博士,,研究員,博導,,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2021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yī)學院,任藥理學與化學生物學系研究員及課題組長,。2009年本科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工程系學士;2014年畢業(yè)于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師從著名神經科學家葉玉如院士;2015-2021年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擔任博士后及研究科學家職位,,深入學習多通道全細胞膜片鉗技術,、高分辨率熒光成像技術、光遺傳學技術和干細胞生物學技術等,。張鵬博士以神經突觸為研究對象,,參與了多種基因編碼的神經遞質如乙酰膽堿、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熒光探針的研發(fā)和應用,,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腦發(fā)育疾病的機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學術成就,在領域權威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發(fā)表多篇論文,;主持美國阿爾茨海默協(xié)會博后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上海市面上項目和上海地方高水平項目各一項。
方偉群課題組簡介
“認知調節(jié)與腦發(fā)育疾病”課題組運用前沿光學技術(在體多光子高分辨率高速顯微成像,、雙光子全息光遺傳和光化學調控神經遞質釋放技術等),,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分子遺傳學,、藥物科學,、小鼠行為學等,探索神經環(huán)路及突觸網絡可塑性對動物認知及行為抉擇的作用機制,。本課題組重點開發(fā)新型蛋白多肽的在體光遺傳/光化學干預技術,,用于調控神經發(fā)育、重塑神經環(huán)路功能,,研究神經疾?。ㄈ缱蚤]癥、阿爾茨海默癥等),。
課題組長方偉群博士,,研究員,,2021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yī)學院,任解剖學與生理學系課題組長,。方偉群獲復旦大學生物學學士及遺傳學碩士學位,,于2012年獲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導師為葉玉如教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接受系統(tǒng)神經科學博士后訓練(合作導師為Rafael Yuste教授),;代表性論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于Neur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及Cell Reports等國際權威期刊;成立課題組近2年來,,以課題負責人獨立主持國自然面上項目1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1項,作為項目骨干參與科技部“科技創(chuàng)新2030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1項,;入選上海市“東方學者”,、海外高層次人才、“浦江人才”等,。
招聘職位
博士后 3-5名
1. 崗位要求
(1)具有生物學,、基礎醫(yī)學和交叉學科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有全細胞膜片鉗,、雙光子熒光成像,、小動物活體成像、影像數(shù)據(jù)分析等研究經歷者優(yōu)先考慮,;
(2)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受過良好的科研訓練,在SCI期刊以第一作者發(fā)表過學術論文,;可獨立撰寫英文科研論文,,有團隊協(xié)作精神。
2. 待遇及福利
按學校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年薪和補助不低于25萬/年,,支持申報博士后科學基金以及其他國家與地方科研項目。優(yōu)秀者待遇面談,,并可推薦到美國多所頂尖大學交流,。
招聘辦法
應聘者請將個人詳細簡歷(包括代表論文和成果獎勵等)及申請信(簡明概述科研興趣、專業(yè)特長,、實驗技能等)發(fā)送到benzhp@shsmu.edu.cn或f[email protected],。請在郵件主題中注明應聘者姓名+應聘職位,應聘材料將予以保密,。以上崗位工作地點: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黃浦校區(qū)),。我們熱切期待您的加盟!同時歡迎咨詢報考博士、碩士研究生,!該招聘信息長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