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fā)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蘇冰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神經外科吳哲褒課題組合作研究成果,。此研究揭示長鏈非編碼RNA H19通過特異調節(jié)mTORC1底物4E-BP1磷酸化抑制垂體瘤細胞生長的分子機制,。論文題目為“Inhibition of mTORC1 by lncRNA H19 via disrupting 4E-BP1/Raptor interaction in pituitary tumours”。
垂體瘤是顱內常見腫瘤,,其異常分泌的多種激素,,可致女性患者不孕不育、內分泌紊亂,,還可由于腫瘤壓迫視神經致使視野缺失,。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類廣泛表達于不同的組織和器官中,、轉錄本長度大于200個核苷酸的非編碼RNA,,并在細胞生長、發(fā)育以及腫瘤的發(fā)生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lncRNA H19是最早發(fā)現的一類長鏈非編碼RNA,。瑞金醫(yī)院神經外科吳哲褒教授課題組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lncRNA H19在垂體瘤患者腫瘤組織標本中普遍表達下調,,其表達水平與疾病進程呈負相關,。體外實驗證實lncRNA H19對垂體瘤細胞具有生長抑制作用,然而其作用的分子機制未知,。
蘇冰課題組利用在分子生物學與細胞信號轉導研究方面的優(yōu)勢與吳哲褒課題組密切合作進一步解析了lncRNA H19抑制垂體瘤細胞生長的分子機制,,首次發(fā)現lncRNA H19通過特異抑制mTORC1下游底物分子4E-BP1的磷酸化,抑制細胞內蛋白質翻譯水平,,從而抑制垂體瘤細胞的增殖,。4E-BP1(真核翻譯起始因子4E-結合蛋白1)是第一個發(fā)現的mTOR下游底物,在細胞內非磷酸化狀態(tài)的4E-BP1競爭性的與真核翻譯起始因子4E(eIF4E)結合從而抑制蛋白翻譯起始,。lncRNA H19作用于4E-BP1的TOS(TOR signaling)結構域,,阻斷其與mTORC1激酶復合體中負責招募底物的亞基Raptor結合,進而影響4E-BP1的磷酸化水平抑制細胞內蛋白翻譯,,從而抑制腫瘤生長,。此研究為治療垂體瘤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及潛在的分子基礎。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碩士研究生吳澤睿,,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博士研究生顏立沖及溫州醫(y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劉衍挺是本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吳哲褒教授與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蘇冰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上海市科委人才項目等基金支持,。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6853-3
蘇冰教授及課題組簡介:
蘇冰,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系主任,;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免疫與微生態(tài)相關疾病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冰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細胞信號轉導研究,尤其是MAPK和mTOR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及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科學發(fā)現,,在Cell、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Molecular Cell,、及EMBO J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80余篇,他引超過13000次,。此外,,蘇冰教授曾擔任美國華人生物學家協會秘書長和理事會委員、是《現代免疫學》雜志主編,、JMCB和Cellular Immunology副主編,、中國科學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Immunology and Cell Biology,、BBRC等雜志編委,,是國家自然基金委重點、面上項目及多項國家級人才計劃項目評審,,及美國NIH,、AHA等多個學科組的專業(yè)委員和評審。
撰稿:顏立沖,,吳澤睿
審核:方麗娟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