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昏迷的時候最好的拯救方式是“掐人中”,?錯錯錯,!溺水者的呼救表現(xiàn)是大喊大叫,?錯錯錯!……今年暑期,,一群00后交大醫(yī)學生拼了,!他們畫繪本,做視頻,,忙得不亦樂乎,,希望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宣傳急救,為大眾科普他們最關注,、最想了解的急救知識,。12個科普繪本和12個急救視頻即將打包出爐!
從3000多份問卷中票選
結合需求和熱點科普急救

健康科普是時下的熱門話題,,而急救應是高質量科普的重中之重,。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的學生們滿懷理想,于今年在學院團委的支持下建立起了“我能心急救”志愿者服務隊,,希望靠青年的力量做更新穎,、更吸引人的急救科普。
“我們先對學生需求進行了小范圍調研,,票選結果卻出乎意料,,在學生中有一個熱點詞,叫作‘貓狗咬傷’,。因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小青年都喜歡養(yǎng)小貓小狗,,被抓傷是難免的,這個數(shù)據(jù)讓我們眼前一亮,,也增強了做科普的決心,?!狈贞犞笇Ю蠋煛⒐残l(wèi)生學院副教授張琳回憶起第一個“數(shù)據(jù)意外”,。
民眾究竟需要怎樣的急救知識,?團隊聯(lián)系了上海、深圳和蘇州相關衛(wèi)生部門,,在三地共同發(fā)布問卷,并將急救知識按疾病癥狀劃分為40類,,最終通過3000多個數(shù)據(jù)樣本選出了18歲到65歲大眾最關心的10個主題,。
排名前十的主題分別為:心臟驟停、中風,、氣道梗阻,、骨折、溺水,、燒燙傷,、哮喘、貓狗抓咬傷,、抽搐/癲癇發(fā)作,、中暑。除此之外,,團隊還結合時事熱點,,增加了洪水和心理健康主題。
和各位急救專家合作
用最活潑的話語吸引受眾

“健康科普的本質,,是用最清晰的關系和最簡潔的話語去講清楚一個復雜的醫(yī)學問題,。”張琳說,,團隊希望傳播正確的知識,、正確的概念,但一定是簡單的,,能明白的,。
大學生團隊發(fā)現(xiàn),漫畫繪本與視頻的傳播方式契合了這樣的科普要求,。繪本中,,不多的文字卻能構成完整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老少咸宜,。很多急救技能需要實打實操作示范,,因此,團隊正在同步制作急救科普短視頻,。
每個繪本保持在20頁內,,至于視頻,,控制在3分鐘左右的時長。服務隊隊長,、交大醫(yī)學院2018級臨床醫(yī)學八年制的雷超宇認為,,團隊是存在優(yōu)勢的,能夠和各位急救專家合作,,可以保證急救知識的專業(yè)性,;作為一群醫(yī)學生,也時刻關注著時事熱點與流行用語,,從而讓漫畫和視頻足夠接地氣,。
創(chuàng)意繪本、視頻下的
人文關懷與趣味互動

“你還以為昏迷的時候掐人中有用嗎,?溺水者一定會大喊大叫嗎,?癲癇病人倒地抽搐之后要往病人嘴里塞東西嗎?這些是絕對錯誤的行為,!”
為試圖化解大眾對于急救的誤區(qū),,每個主題的繪本和視頻都以故事引入,圍繞3個00后同齡大學生展開,,他們分別是一一,、心心、跳跳,。男生身上的衣服,、女生的發(fā)卡上也增添了一些小“心機”,畫上了服務隊的logo——近似“OK”的手勢代表“we can aid”,,中間則用心電圖代表急救,。
組員間分工合作,主要分為腳本組,、繪本組和視頻組,。其中,腳本組根據(jù)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紅十字會等專業(yè)協(xié)會的急救指南進行急救知識點提煉,,再將其轉換為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同時交由相關的專業(yè)老師審核科學性和生動性。
繪本組設計了多套方案,,通過問卷發(fā)放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了團隊內、普通民眾以及海內外各專家的意見,,最后通過投票得出如今的Q版人物形象,。
“在制作中風主題的繪本中,有一個細節(jié)是主人公心心和跳跳的爺爺在中風體征表現(xiàn)出來時,,為了達到急救效果心心去開窗通風,。我們有設計讓跳跳拿家里的棉被或衣服給爺爺蓋上,,怕爺爺著涼。這是一個比較暖心的細節(jié),,也是兩位主人公對爺爺關心和愛的表現(xiàn),,對于我們設計來說,也算一種人文關懷的象征,,希望大眾有這樣的意識,。”繪本組組長,、交醫(yī)2018級護理學殷弘凡說道,。
繪本組成員、2019級臨床醫(yī)學八年制趙有淦介紹,,在貓狗抓咬傷專題的最后,設計讓貓貓狗狗和醫(yī)生一起出場講述知識點,,這樣一種“共存”是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怕被咬傷就對小動物敬而遠之,,而是學會科學安全地和貓狗相處,正確處理咬傷,。
通過線上+線下
真正掌握急救技能

目前,,團隊已經完成了4個急救主題繪本的制作,以及1個視頻的制作,,團隊成員也正在抓緊時間完成剩下內容的制作,。
后續(xù)團隊將依托“我能心急救”公眾號和視頻號陸續(xù)進行內容發(fā)布。所有科普內容均與上海急救中心120聯(lián)合出品,,經專家老師指導和審核的視頻,、繪本,將更好地保證科普作品的專業(yè)性,。
對于大眾看了漫畫和視頻后上手操作的可行性,,雷超宇認為,讓大家先了解急救知識,,并形成敢于去救的意識是更加重要的,,等到前兩步都做好后,才能期待他們真正去實踐,。
“像心肺復蘇這種操作難度較大的急救技能,,單單通過觀看漫畫和視頻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不斷練習才能掌握,。這也是我們團隊除了做線上急救科普外,,也不斷開展線下急救技能培訓的原因,讓大家都有機會能夠親手操作練習,,通過線上+線下,,真正掌握急救技能,。”
為此,,今年7月,,服務隊成立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四川宜賓,,通過調研探索“學生培訓學生模式”,,推動我國的急救科普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未來,,等我們繪本和視頻全部上線后,,希望能惠及更多的大眾,讓大家在急救事件發(fā)生后能挺身而出,,敢于去救,,而且也能夠救”,這便是團隊對于急救科普的期待,。

敲黑板,!這些急救知識,你掌握了嗎,?
Q:你還以為昏迷的時候掐人中有用嗎,?
A:引起昏迷的原因很多,大多數(shù)的昏迷患者可以正常呼吸,。這個時候需要做的是疏散圍觀人群,,撥打120急救電話,并陪伴患者,,及時觀察患者體征,,等待專業(yè)人員前來救助。
Q:癲癇病人倒地抽搐之后要往病人嘴里塞東西嗎,?
A:很多救助者為防止病人舌頭咬傷經常會這樣做,。這個是絕對錯誤的行為!不要強行往抽搐患者嘴里塞東西,,可能導致牙齒損傷,、下頜骨骨折,甚至呼吸道阻塞,。
Q:溺水者一定會大喊大叫嗎,?
A:事實上,很多溺水者都看似趴或站在水中發(fā)愣,,頭大多數(shù)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里,,一動不動,。因為剛開始快溺水時,,患者會努力把頭伸出水面。等到真的無法伸出頭部,,水會流進上呼吸道,,造成喉頭痙攣緊縮,氣管收緊,,難以呼吸,,所以就一動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