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上午,護理研究生黨支部齊聚黃浦黨群服務中心,召開共行計劃籌備會暨紅色舊址參觀活動。本次會議共分為三個議程,首先,支部副書記李雨霏開展黨紀教育專題工作部署,明確工作目標。隨后,黨小組圍繞共行計劃和黨日微黨課展開了熱烈的集體備課討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黨員們共同前往又新印刷所、上海區(qū)委黨校舊址參觀,實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足跡和紅色精神的傳承。會議活動由支部書記周瀅老師主持。
會議伊始,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李雨霏對護理研究生黨支部的黨紀教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她強調,黨員們應從自學做起,在黨小組內營造起互幫互學、以問促學的良好氛圍,并通過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為黨員們深入學習黨紀知識提供有力保障,進而不斷增強黨員紀律意識、提高黨性修養(yǎng),打造模范帶頭黨支部。
在第二議程中,第一黨小組的發(fā)展對象梁宇琪和第二黨小組的行玉菲分別就2024年度滬宜共行計劃進行了精彩的備課匯報,并引領了深入的集體討論。梁宇琪緊扣兩會熱詞與新詞,詳細梳理了教育、人才、衛(wèi)生等領域的最新重要提案,為與會黨員提供了豐富的政策背景和前瞻思考。而行玉菲則聚焦于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實踐,從概念內涵、價值意義到實踐路徑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旨在與參與共行計劃的教師共同形成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開門辦思政、學在天地間的共識。此次備課匯報在黨員間引發(fā)了熱烈反響和深入討論,支部書記周瀅對同志們的積極參與和深入思考表示肯定,并對匯報的兩位同學給予了鼓勵。同時,她也期待在正式匯報時,能夠進一步突出重點內容,合理安排詳略,為共行計劃的順利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交大醫(yī)學院“行走的思政課”精品思政課程部署,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支部特別選擇了交大醫(yī)學院“行走的思政課”的標志性站點——又新印刷所和中共上海區(qū)委黨校舊址進行實地參觀。這一選擇不僅是為了親身體驗思政課創(chuàng)新的教學形式,更是為了充分利用這些珍貴的紅色資源,為共行計劃備課提供深厚的歷史底蘊,在這個革命烈士曾經(jīng)學習和奮斗的地方,銘記歷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在又新印刷所,黨員同志們深入探索并全面認識了這一曾印刷《共產(chǎn)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的革命圣地,進一步領悟了其背后的紅色歷史脈絡。1920年,年僅29歲的陳望道先生接受稿約,攜帶著精心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手稿來到這里,見證了這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文版《共產(chǎn)黨宣言》的誕生。隨著它的問世,馬克思主義理論迅速在上海乃至全國范圍內廣泛傳播,深入人心,為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透過手中這本略顯陳舊的譯制本,黨員同志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風起云涌的革命年代,深切感受到了紅色血脈的賡續(xù)傳承和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這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顧,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激勵著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為黨的事業(yè)奮斗不息。


走進中共上海區(qū)委黨校舊址,隨著講解員生動而深入的講解,同志們逐漸揭開了這座中共中央黨校前身的神秘面紗。他們親身體會到黨誕生初期,共產(chǎn)主義青年們是如何在這里孜孜不倦地學習、勤奮工作,為實現(xiàn)革命理想而努力奮斗的。坐在這個雖然不大但充滿歷史意義的課堂里,同志們仿佛能夠感受到革命前輩們那份堅定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這更加激發(fā)了他們對黨史黨紀深入學習的熱情與堅定決心。
在這行走的大思政課的氛圍中,大家圍繞如何將革命先烈的精神傳承下去,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踐行黨的宗旨,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升華,激勵著每一位黨員同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黨的事業(yè)中去。


從又新印刷所到上海區(qū)委黨校舊址,每一處都鐫刻著歷史的滄桑與革命的輝煌。研究生黨員們穿梭于這些紅色記憶的圣地,深切感受著革命先烈們的英勇奮斗,領悟著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與使命。這些紅色遺址不僅承載著我們的歷史記憶,更是我們的精神源泉,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堅守初心、牢記使命。
在活動的尾聲,研究生黨支部全體成員合影留念,以此銘記這次意義非凡的主題黨日活動,也為我們的紅色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