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所(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合作和創(chuàng)新,,慶祝雙方共建的全球健康學院成立五周年,促進院,、所學科發(fā)展和文化建設,,作為五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全球健康學院,、寄生蟲病所于2024年4月-6月聯(lián)合舉辦“一帶一路”熱帶病防控與公共衛(wèi)生實踐論壇系列講座。
第五期“一帶一路”熱帶病防控與公共衛(wèi)生實踐論壇系列講座于2024年5月27日上午11:00-12:00在全球健康學院412會議室舉行,。學院特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所錢門寶研究員和張颋副研究員,,開展了主題為“肝吸蟲病,從認識到防治”和“包蟲病檢測新技術的研究實踐與思考”的講座,。全球健康學院教職工,、學生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所老師等二十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顒佑蓞俏挠衾蠋熤鞒?。

錢門寶研究員從肝吸蟲感染的流行情況開始介紹,闡述了該疾病臨床特點,,并對其所帶來的疾病負擔進行評估。之后,,錢門寶研究員通過Meta分析進行了疾病負擔預算,。同時,他們評估了一些相關的診斷方法的優(yōu)缺點,,主要包括血清學方法,、Kato-Katz法以及相關的治療方法,希望能夠提高對疾病的普及應用,,同時希望不斷提高對疾病的認識,,不斷優(yōu)化診斷與治療方案。

張颋副研究員從我國包蟲病的流行情況切入,,詳細闡述了包蟲病作為國家重點防治和免費救治的重大寄生蟲病的重要性,,為了進一步有效防治包蟲病,需研發(fā)靈敏,、特異,、實用簡便的診斷試驗。張颋副研究員詳細介紹了其研究團隊在包蟲病實驗室檢測方法研發(fā)方面所開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他們通過蛋白質(zhì)組學方法高通量篩選診斷抗原,,并基于三個重組抗原研發(fā)了快速檢測試劑。同時,,團隊還開發(fā)了移動式可追蹤系統(tǒng),,并在多個地區(qū)進行了試點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果,。張颋副研究員表示,,這些技術可以進一步擴大應用范圍。研究團隊開發(fā)的包蟲病即時檢測新技術采用了基因工程新抗原,并結合智能化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突破了檢測的時空限制,,顯著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和靈敏度,使其達到國內(nèi)外領先水平,。張颋副研究員還提出,,要支持科技援藏與中蒙國際合作,形成輻射作用,。
與會師生就相關領域積極提問,,錢門寶研究員和張颋副研究員一一解答,現(xiàn)場氣氛熱烈,。此次活動的圓滿舉辦,,進一步增進了我院師生對肝吸蟲病、包蟲病檢測新技術的了解,,為我院以后與國際合作及社會調(diào)研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