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定為立項資助的項目(61項)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所在班級
|
慢病毒介導GFAP-Cre重組酶技術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小鼠模型構建
|
曾俊童
|
14英五
|
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的特征性營養(yǎng)素攝取與代謝機制研究
|
陳虹麗
|
14臨五5
|
Twist1類泛素化修飾在前列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
|
陳立偉
|
14臨五1
|
新型多靶點抗阿爾茲海默癥乙酰膽堿酯酶和丁酰膽堿酯酶雙重抑制劑的藥理學研究
|
陳 茜
|
14臨五6
|
利用Crispr-Cas9技術研究TM4SF1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功能
|
陳 卓
|
14臨五5
|
黃酮類化合物JMN23及其衍生物抑制MAGL的研究
|
鄧守言
|
14英五
|
LIN28B在Group 3髓母細胞瘤發(fā)病中的功能和機制
|
高雅琪
|
14臨五1
|
基于DNA去甲基化途徑關鍵蛋白Tet的抗腫瘤藥物發(fā)現(xiàn)
|
龔 蔚
|
14臨五3
|
鈣池操縱的鈣通道在皮膚間充質干細胞免疫調節(jié)功能中的作用
|
黃冉冉
|
14護理
|
腸道微生物組指紋圖譜技術在肉雞養(yǎng)殖方式鑒定上的應用研究
|
黃天宸
|
14臨八
|
ENaC/DEG家族離子通道的多類型開放機制
|
李 巍
|
14臨五1
|
5-HT在糖尿病結腸神經(jīng)病變中的調控作用研究
|
李旖旎
|
14臨八
|
BAP1乙?;揎椩谇傲邢侔┌l(fā)生發(fā)展中的研究
|
李 則
|
14臨五1
|
mTOR在M1R調控AMPAR GluA1亞基上膜中的作用及其相關信號通路的研究
|
林梁俊
|
14法八
|
SIRT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機制
|
林雙喆
|
14臨五兒
|
多酚類化合物M與Sirt1結合位點解析及其結構類似物篩選
|
劉世賢
|
14臨五3
|
Nestin陽性髓核細胞的提取鑒定及其在椎間盤退行性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
劉澤豫
|
14臨五6
|
STAT5在結直腸癌發(fā)展中的作用及機制
|
路 璐
|
14臨八
|
天花粉與糖尿病
|
羅丁豪
|
14臨五1
|
生物活性材料對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
|
沈 心
|
14臨五6
|
濱蒿內酯抗血管生成治療腫瘤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
沈煜如
|
14臨五1
|
LABA及LAMA聯(lián)合用藥對鎘誘導大鼠急性肺部炎癥的調控作用與機制研究
|
蘇秉蔚
|
14法八
|
探究MUC1的蛋白修飾與EGFR的功能調控的關系
|
唐 果
|
14臨八
|
噬菌體多糖解聚酶對多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降解效果及優(yōu)勢研究
|
王 睿
|
14英五
|
雌激素對Th17和Tfh亞群的影響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作用的研究
|
韋坤辰
|
14臨八
|
A類清道夫受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
鄔靜瑩
|
14臨五兒
|
天花粉蛋白通過ILC2增強A群流腦疫苗效能的機制研究
|
吳嘉興
|
14臨五4
|
作用于IKZF1的去泛素化蛋白酶篩選
|
于也萍
|
14臨五1
|
小鼠精子成熟過程中蛋白磷酸酶PPP3R2的作用機制研究
|
張楚珺
|
14臨八
|
調控RPTP表達的臨床藥物篩選
|
張家旭
|
14臨八
|
上海地區(qū)養(yǎng)殖場肉雞和散養(yǎng)肉雞耐藥菌株和耐藥基因的檢測
|
張屹立
|
14臨八
|
用小分子化合物大規(guī)模篩選法研究精子獲能和運動調控機制
|
趙紫薇
|
14臨五兒
|
用Pink1缺失的帕金森病果蠅模型篩選與其相互作用的基因
|
周 航
|
14臨八
|
構建“多級”納米結腸靶向遞藥系統(tǒng)治療炎性腸病
|
周思宇
|
14臨五3
|
SENP1通過去SUMO化Nrf2對腫瘤代謝和增殖的調控
|
周天域
|
14臨八
|
CD200R生理情況下的表達調控機制研究
|
朱 雪
|
14臨八
|
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篩選體系獲得原始人類胚胎干細胞
|
竺思遠
|
14臨五4
|
鈉通道Nav1.6致癲突變的電生理特性和結構研究
|
鄒 路
|
14臨八
|
上海社區(qū)人群腸道攜帶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中AmpC酶的檢測與研究
|
卞知玄
|
14檢驗
|
上海地區(qū)成年人群流感嗜血桿菌病病原體的耐藥性及MLST分析
|
馬艷婷
|
14檢驗
|
PM2.5對COPD急性加重的影響及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潛在治療作用研究
|
潘勛柯
|
13臨五1
|
耐唑類藥物熱帶念珠菌質譜檢測方法研究
|
施清喻
|
14檢驗
|
白念珠菌生物膜中外排泵編碼基因高表達機制的研究
|
譚希婧
|
14檢驗
|
孤核受體Rev-erb:調控急性心?;颊呶⒀h(huán)障礙相關炎癥反應的新靶點
|
王奇雯
|
13英五
|
燈盞花素對新霉素造成斑馬魚側線毛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
|
榮聽雨
|
13臨五3
|
Renalase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腎臟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
孫丹丹
|
13臨五3
|
應用hiHep細胞研究吡咯里西啶生物堿的遺傳毒性
|
陳瑞雪
|
14營養(yǎng)
|
生命早期抗生素使用對早產兒腸道菌群發(fā)育和成熟的影響
|
楊詩晗
|
14營養(yǎng)
|
上海地區(qū)素食人群w-3脂肪酸攝入水平及其對情緒的影響
|
李若谷
|
14營養(yǎng)
|
小白菊內酯對膽囊癌細胞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
陳君敏
|
13臨五兒
|
以CBA/CaJ,、C57/B6J和DBA/2J等老年性聾小鼠為模型探討老年性耳聾對記憶及認知功能障礙作用研究
|
景曉琳
|
13臨五4
|
眼眶神經(jīng)纖維瘤對眶周顱骨造成的損傷或畸形在空間上的分布——通過mimics軟件三維重建技術與3D打印技術獲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
陳丹丹
|
13臨五5
|
納米炭在早期舌癌術中頸淋巴結檢測應用的臨床研究
|
曾毓璐
|
13口七
|
中藥唇膜的研制與臨床療效評價
|
單 晨
|
13口七
|
粘結和螺絲固定位種植義齒周圍軟硬組織健康狀況的隨機對照研究
|
李律元
|
13口七
|
三維多模態(tài)融合圖像診治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關鍵技術研究
|
謝春雨
|
13口七
|
新型離體牙模型對臨床前醫(yī)學生牙周齦下刮治術訓練的作用
|
許子悅
|
13口七
|
磷酸鈣骨水泥負載中藥依普黃酮修復骨質疏松大鼠顱骨缺損的實驗研究
|
張翌婕
|
13口七
|
可降解金屬網(wǎng)在GBR引導再生術中的開發(fā)及應用研究
|
朱應超
|
13口七
|
高遷移率族蛋白B1與腫瘤再增殖的關系研究
|
林 宇
|
13臨五6
|
新型納米硒材料抗氧化應激的生物學應用研究
|
翟 玥
|
13臨五6
|
可申請自籌經(jīng)費的項目(21項)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所在班級
|
雌激素經(jīng)G蛋白偶聯(lián)型雌激素受體對μ型阿片受體的調控作用
|
杜博文
|
14臨八
|
靶向腫瘤和腦卒中的精準醫(yī)學研究
|
干沁怡
|
14臨八
|
石杉堿甲對抗鐵離子引起的視神經(jīng)氧化損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
黃愷辰
|
14法八
|
生命早期環(huán)境內分泌污染物暴露對兒童過敏性疾病的影響
|
蔣哲舜
|
13預防
|
整合素在非小細胞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劑獲得性耐藥和轉移中的作用
|
李凌禹
|
14英五
|
RIG-I分子在傷口愈合中的作用研究
|
李 欣
|
14護理
|
氰戊菊酯(Fen)對睪丸組織細胞凋亡的影響
|
李怡然
|
13預防
|
PPARγ的SUMO化修飾在IL-4誘導A549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
王雨蒙
|
14臨五兒
|
納米粒靶向遞送MicroRNA以解除化療后殘存耐藥腦膠質瘤干細胞干性的研究
|
吳佳麗
|
14臨八
|
吳茱萸堿對膽囊癌細胞增殖、凋亡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
|
徐俊杰
|
14臨五4
|
舒林酸衍生物治療再狹窄實驗研究
|
薛傑元
|
14英五
|
用ALS果蠅模型caz1篩選缺失品系尋找與caz相互作用的基因
|
楊 玲
|
14臨五5
|
健康食品及其成分對胃癌細胞作用的離體和在體初步研究
|
張臨風
|
14臨八
|
SENP1去SIRT3 SUMO化修飾抑制肝癌細胞的研究
|
祝文童
|
14臨五1
|
新生兒血流感染無乳鏈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和毒力檢測
|
張華陽
|
14檢驗
|
遺傳性蛋白S缺陷癥基因診斷及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
|
張星玉
|
14檢驗
|
老年危重患者術后譫妄高危因素的多中心性調查研究
|
孫寶航行
|
13臨五2
|
聯(lián)合應用生長激素和生長抑素對重癥急性胰腺炎胰外多臟器損傷的保護及互惠作用
|
陳兆歡
|
13臨五3
|
氟化物聯(lián)合PAMAM預防牙酸蝕癥的研究
|
劉好好
|
13口七
|
上前牙牙和板式個性化舌側校時器的設計
|
邱 澈
|
13口七
|
不同根管再研究治療器械與激光聯(lián)合使用去除根管填充材料效果的比較研究
|
周子疌
|
13口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