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14點,17級生物醫(yī)學科學專業(yè)的同學們在班導師陳廣潔老師的帶領下,,在醫(yī)學院圖書館演講廳開展班導師活動,,16級生物醫(yī)學科學專業(yè)的學長學姐們一同參與活動?;顒友埩藖碜曰A醫(yī)學院不同研究領域的四位師兄師姐,,他們均在國外頂級刊物中發(fā)表過自己的實驗成果,擁有豐富的科研經歷,。本次班導師活動是一次科研經驗交流會,,希望師兄師姐們分享的心得體會能為初涉科研的生醫(yī)科學子指明奮斗的方向,增添拼搏的信心和勇氣,。輔導員顧佳靜老師和基礎醫(yī)學院教學辦的顧丹丹老師一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四位師兄師姐分別是生物信息學方向的宋堃,2018級博士生,,來自張健課題組,;神經生物學方向的蘇鑫裕,2017級博士生,,來自徐天樂課題組,;藥理學方向的梁倩,2018級博士生,,來自陳紅專課題組,;以及免疫學方向的劉兆遠,2016級博士后畢業(yè),,現于任職于基礎醫(yī)學院免疫與微生物學系。

宋堃?guī)熜质紫冉榻B了自己在變構調節(jié)和變構藥物設計方面的科研成就,,然后著重介紹了自己在科研選題方面的一些感悟,。師兄希望大家在科研起步階段重視選題,同學們可以先從中文書籍入手建立起對一個領域的基本知識框架,,然后閱讀英文綜述,,從易到難。師兄也表示,,選題要強調新穎性,,注重創(chuàng)新的課題往往能取得更高的成果。
蘇鑫裕師兄告訴大家應該專注于每一次實驗,,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在科研之余,師兄也注重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他是博士班的班長,,研究生期間也擔任過輔導員,。師兄看重對時間的把握,一是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二是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边@是師兄對自己的警醒,也是對同學們的勉勵,。

梁倩師姐介紹了自己經過4年努力完成的課題,,她在對論文的介紹中加入了實驗過程的描述。從介紹中,,我們認識到每一個figure,、每一張數據圖的來之不易,體會到師姐在其中付出的艱辛以及收獲成果后的喜悅,。完成一個課題需要投入多少精力,?做好每一次實驗需要怎樣的努力?4年的時間算不算長,?這都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細細品味的問題。
劉兆遠師兄最后一個登場,,他告訴我們快速進入一個全新領域的方法是多參加一些學術會議,,這些會議往往包含海量的專業(yè)知識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我們驚嘆于師兄科研起步階段有幸能找到非常優(yōu)秀的實驗室,,他沒有否認幸運的成分,,但是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腳踏實地的積累,幸運女神也不會眷顧,。師兄借用陳院長的一句話結尾,,“遇逆境不忘希望,遇鮮花不忘方向,?!?/span>
陳廣潔老師在最后總結中說道,希望同學們堅持科研的初心,,并堅定自己的信念,,自信面對各種挑戰(zhàn),不輕易言敗,!顧佳靜老師也希望同學們在實驗中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堅持再堅持方能克服一切困難。

本次活動由學習委員,、班導師聯絡人汪瑞琦同學策劃并主持,。活動的最后,,同學們?yōu)樗奈粠熜謳熃闼蜕暇臏蕚涞男《Y品,。感謝四位師兄師姐精彩的演講,感謝各位老師對本次活動的指導和支持,,也感謝策劃同學的悉心籌備,。最后祝大三和大四的各位科研新人能順利完成現在的實驗,找到自己心儀的實驗室,,科研之路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