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仁濟醫(yī)院心胸外科薛松主任為一名16歲患者進行了人工主動脈瓣膜二次置換手術。經文獻檢索,,此類手術在國內極為少見,手術難度以及對手術者要求非常高,。
患者十年前曾因心臟疾病在外院進行了心臟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手術病情得以恢復,身高體重等都發(fā)育正常,。但術后卻有一個潛藏的隱患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隨著他的成長而愈發(fā)危險,,那就是:兒時置換的主動脈瓣逐漸不能滿足他生長發(fā)育的需要。過去的小男孩雖然如今已長成一個體型高大,,體重達80多公斤的大男孩,,但他經常會在運動或勞累后感到胸悶氣促。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當時醫(yī)生的囑咐又在耳邊響起,,兒時換的瓣膜是否到了換的時候呢,。父母是既擔心又害怕,擔心的是又要進行第二次手術,,害怕的是能否順利度過手術關,?
7月初,焦慮的父母帶著兒子從外地來到上海,,咨詢了多家醫(yī)院,,因為是第二次手術都被婉言拒絕了,。經父母的多方打聽,他們找到仁濟醫(yī)院心胸外科薛松主任,。經過體檢和心臟彩超證實:患者人工主動脈瓣嚴重狹窄,,且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現(xiàn),薛松主任當機立斷把患者收治病房,。
這樣的病例臨床上并不多見,。薛松主任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果斷診治,對于患者和整個家庭而言是莫大的安慰,。但患者畢竟是第二次心臟手術,,手術風險極大,開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心臟破裂大出血,、術中以往人工瓣膜取出困難,、人工瓣膜再次植入困難等等。家屬好不容易放松的心情再次緊張起來,。但更換瓣膜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且患者目前已基本發(fā)育成熟,因此更換的新瓣膜將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生理需求,,不存在瓣膜再置換的需要,。經過薛主任的耐心解釋和分析,家屬毅然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對于主刀醫(yī)生給予充分的信任,。
手術當天,薛松主任以其精妙的手術刀法開胸,、分離心臟,、建立體外循環(huán)、取出人工瓣膜,,再次植入人工主動脈瓣,,整個手術一氣呵成,三個小時后返回監(jiān)護室,。聽到手術成功的消息,,患者母親泣不成聲,連聲道謝,,感謝薛松主任讓小孩得以重生,。第二天,患者轉入了普通病房,,第三天下床活動,,恢復過程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