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當?shù)貢r間4月13日至16日,,第六屆歐洲肺癌大會(ELCC)在日內瓦召開,。附屬胸科醫(yī)院副院長韓寶惠、腫瘤科主任陸舜出席會議,,并分別作兩場肺癌研究最新進展發(fā)言,。 歐洲肺癌大會是世界最前沿的多學科腫瘤學術活動之一,也是歐洲醫(yī)學界的一次盛會,。本次會議吸引了全球包括腫瘤內科,、腫瘤放射科、腫瘤外科,、臨床前研究等相關專業(yè)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業(yè)內人士到會,,共同分享肺癌診療經(jīng)驗,探討肺癌從基礎到臨床,、從預防到診療方面的最新進展與理念,。本次會議有多項來自中國專家的主題報告和口頭研究匯報,。胸科醫(yī)院韓寶惠教授,、陸舜教授帶來了兩項關于肺癌的重要研究成果的口頭報告,吸引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重視和熱烈討論,。 當?shù)貢r間14日下午,,韓寶惠教授在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新策略專場中,做題為“在EGFR敏感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使用吉非替尼和化療聯(lián)合在一線治療中的應用(Combination
of chemotherapy and gefi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sensitive EGFR mutation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的專題研究匯報,。韓寶惠教授提出,,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聯(lián)合使用培美曲塞聯(lián)合卡鉑和吉非替尼可以獲得更長無進展生存期。此項研究結果為未來EGFR
基因突變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化療聯(lián)合靶向藥物作為一線治療可能使患者得到更長的生存獲益,。 在13日的會場,腫瘤科陸舜教授圍繞“有驅動基因突變寡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指南與臨床實踐(Oligometastatic NSCLC
with driver mutations: Guidelin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做主題發(fā)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發(fā)生有限的部位和數(shù)量的轉移稱為寡轉移,,這類患者的預后較廣泛轉移者好。陸舜教授在報告中指出,,伴有驅動基因的寡轉移NSCLC患者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轉移的器官,、轉移數(shù)目以及轉移部位并結合基因狀態(tài)做治療決策,同時聯(lián)合必要的局部治療可以給患者帶來較好的生存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