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心理情景劇,通過“朋輩”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創(chuàng)新形式,,來解決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擾……昨天,,上海市大學生心理情景劇邀請賽在交大醫(yī)學院舉行,全市23所高校代表隊匯聚參賽,。目前,鼓勵極具個性的“90后”大學生通過戲劇表演的形式傳播心理健康理念,,已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一種有效的創(chuàng)新手段,。而相比“一對一”的個別心理輔導,心理情景劇更能發(fā)揮“朋輩”教育的團體優(yōu)勢,。
主題涵蓋感情,、交友、理想
昨天,,上海市大學生心理情景劇邀請賽舉行,。上海理工大學的一幕心理情景劇《世界在你面前,我們在你身邊》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這幕心理情景劇故事發(fā)生在世博會前夕,,學校正在招募世博志愿者,同學們都躍躍欲試,,但主人公王戩(化名)卻心事重重,,對志愿者絲毫提不起興趣。通過室友和他的交談,,原來他有過一段痛苦的經(jīng)歷:他青梅竹馬的女朋友朵朵愛上了一個奧運志愿者離他而去,,這使他對志愿者產(chǎn)生了心理陰影。經(jīng)過一番商量,,室友們讓瑤瑤進入了他的生活,,慢慢鼓勵他,幫助他,,使他漸漸擺脫心理陰影,,不僅參加世博志愿者招募,,還成功入選。
而上海金融學院的另外一幕心理情景劇《明天依舊燦爛》則講述了一位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單親家庭女生小敏(化名),,因為在空虛無聊時放縱自己,,一步步走向網(wǎng)絡,且沉迷于其中,。但因成績下滑,,被母親責罵,還打了一巴掌,。從家里出走的小敏和網(wǎng)友見面,,逐漸墮落。最后,,她從一些事件和母親的話語中醒悟過來,,重新醒悟后的小敏明天依舊燦爛。
匯演的劇本主題從學業(yè)到理想,,從感情到交友,,從煩惱到開心,從困惑到釋然,,涵蓋了校園生活各個層面,,以及大學生現(xiàn)實心理的酸甜苦辣。
情感意外對心理沖擊大
記者從交大醫(yī)學院等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心了解到,,與學業(yè)困難等問題相比,,現(xiàn)今大學生在面對突發(fā)的情感問題、家庭問題等意外事件時,,由此可能帶來的心理沖擊往往更大,,甚至還可能引起極端的結果。
交大醫(yī)學院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繆青老師告訴記者,,一些學業(yè)上的問題相對還容易解決,,但在戀愛情感、單親家庭等心理情緒問題上,,一些學生則不能很快地從心理陰影中走出來,。而心理情景劇融合了心理劇療法和教育戲劇,以一種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活動的形式,,不僅可把學生自己的問題帶入劇中,,也可通過他人的問題反思自己,學會如何更好處理心理情緒上的困惑以及處理情緒的能力,,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少走極端,傳播心理健康理念,。
比賽中各參賽院校一幕幕心理情景劇獨特別致,,引人入勝:像上海海事大學把真正的心理劇治療融入劇中,主角的情感宣泄引起現(xiàn)場全體師生共鳴,;上海戲劇學院充分運用燈光和音響效果,,帶來了一闕詩詞意境版的情景劇演出;上海醫(yī)療器械高等??茖W院校引入“多重替身”的心理劇技術,,將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華東師范大學則借用了心理劇中“魔法商店”的表現(xiàn)手法,,人物設計也貼近流行語匯,,顯得詼諧風趣。
團體輔導模式優(yōu)于“一對一”
“大學生心理情景劇并非由老師組織,,而是通過學生自發(fā)地自編,、自導、自演,,這樣的團體心理輔導形式的效果將優(yōu)于‘一對一’心理輔導,!”繆青心理咨詢師說,目前在交大醫(yī)學院,,除了鼓勵學生開展心理情景劇活動外,,學校還建立了三級心理危機干預模式,心理骨干,、班級輔導員等學校師生每周排查在校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困惑,,做到萬一有心理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
據(jù)悉,在高校心理咨詢協(xié)會帶領下,,本市已有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大,、上海師大、中醫(yī)藥大學,、東華大學,、華理工、交大醫(yī)學院等多家院校,,將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心理情景劇作為朋輩心理互助,、健康教育的常規(guī)項目,,不斷積累提升實務經(jīng)驗,,形成一定特點與風格,深受師生普遍歡迎,。
原文下載: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0-04/17/content_315163.htm